深秋沐浴指南

一觉醒来看到外面着雨,就毫不犹豫地撑伞出门了,另一手提着装有洗漱用品的塑料篮子——我只是去趟澡堂而已。可别以为是场不合时宜的漫游,作为一种仪式化的表达,人们在有兴致的时候常萌生出诸如去洗个澡吃顿好此类的主意。我不信你没这样干过。

今天我洗澡以迎十一月的第一场雨。

我的高兴不显山露水,而身上单衣难抵严寒,不自觉的哆嗦肉眼可见。楼下的阿姨看我匆忙经过流露出垂怜的目光。像我这样的人有很多,阿姨还没有习以为常吗。

洗澡这件事我从来都是轻装上阵。在家好说,在学校我尽量穿少,把脱穿这二道程序简单化,所以即便是雪天,我也是赤脚及拉着一双人字拖就去了。一边哼着张楚的歌,面对我前面的人群,我得穿过而且潇洒。造型上唯一的缺憾是裤兜里的一团鼓鼓囊囊,里面藏着一条换洗内裤。

我对鄙校的澡堂其实是有着很大不满的,这主要是因为其使用加热的地下水。在全国地下水质普遍很差的当代社会,这所老工业城市更加不能幸免。澡堂的淋浴用水黏黏的,且有一股很闷的塑料味。这引发一系列问题,于澡堂而言是设备老化加剧;于我而言是老觉得身上滑腻腻的,头发洗完很容易油,以及在门口和刚出浴的女同学擦肩而过却闻不到任何发香。人离不开洗澡就像鱼儿离不开水,鉴于学校澡堂的完美垄断地位,我又无力以拒绝光顾的形式来抵制它。

我嫌弃澡堂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集体澡堂作为个人的洗浴场所,机动性太差了。固定的开放时间使我无法在夜晚跑步过后及时淋浴,又总不能一身臭汗地去睡,于是多有了一个疏于锻炼的借口。

学校澡堂这学期换了新的读卡机,外观和我高中寝室里的相差无几,想毕工作原理也是一样:电磁铁控制阀门通断水。我想分享的人生经验是,你只需要取下阀门里的一个小圆柱,就可以不插卡也能用水了。下次我万一又找不到校园卡了,带把螺丝刀也可以。出于理科生的科学素养,我们在一中就深入研究过,也出色破解过,在学校派人检查的时候及时安回去就可以瞒天过海。我们凭借这项手艺节约下了大笔水费,用于承担晚自习后在一食堂吃烧烤的开支。比起我的本科生涯,中学时代洗澡方便太多。在一中的时候,中午打完球回寝室洗澡了午睡再去上下午的课也时间充裕。九十五中的新学生公寓楼里,一间八人宿舍里甚至配备了有两个淋浴喷头和两个大便器的豪华卫生间。

澡堂的格局,我在来北方之前就领略过了。小时候一家三口蜗居在机械厂的职工宿舍,没有自家的卫生间,洗澡就必须去澡堂。夏天可以不必,作为一个不必知羞的小男孩,我的个人卫生问题直接在院坝里解决。车间里有大量的干净的冷却水可以免费用。冬天就不得不去澡堂了,尤其是要把自己收拾干干净净以迎新年的时候。儿时印象里澡堂的锅炉像巨人一样高耸,脚下的煤汹涌地燃烧,蒸汽的轰鸣像怪兽在咆哮,因为隔壁的浴室里的乌蒙和温润,我反而觉得这些亲切极了。至于谁带我去澡堂,完全取决于谁恰好有空。所以我曾进去的洗浴间的门帘上,有时候写着“男”,有时候写着“女”。

大一的时候我经常弄丢校园卡或者忘记还储物柜钥匙,如今再没犯过,可以在洗澡的时候专心思考人生了。因为一定次数的重复训练后,马虎如我也熟悉了领钥匙,脱衣服洗澡穿衣服,还钥匙的模式化动作,肌肉记忆般不假思索。粗略估算一个五年制学生在毕业之前,去澡堂的次数怎么也得成百上千吧,想想也很惊人。

长存事物有着有别于激情事物的法则,我的生活和品味都倾向于前者。在深秋干洗澡这么湿润的事,算是给足了这场雨一个面子。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