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动起来的蜡笔画

我对小王子没有特别的感情,因它短小的缘故,也还是读过几个不同的译本。在书店畅销架前站一站,半小时不到就能把薄薄的绘本看完。全书里我最喜爱的一个细节,是第六章小王子说“有一天,我看了四十四次日落”。要知道在一些版本里,这里出现的数字是四十三。在推崇信达雅的领域,出现数字的差别令人惊奇。

稍费一点福尔摩斯的打捞工夫,就能找到答案。圣·埃克苏佩里完成小王子时是四十三岁,所以他在法文原著里写的是四十三次日落。不幸的是他四十四岁在执行侦察任务时神秘失踪,译者为了纪念,把这里改成了四十四次。当大荧幕上的老飞行员给小女孩讲起小王子的候,“他看了四十四次日落”——这令我感动。

一个数字的变动,使得译者、原著和它的创作者有了一个产生联系的契机。影片里飞行员以一个须发苍苍的老人形象出场,不失少年心地跟女孩做起了朋友。坐在影院昏暗的观众席里,我一度以为那就是圣·埃克苏佩里本人在另一颗星星上的模样。

说回电影,作为一部动画作品从制作水平上讲非常优秀,但是对于原著的理解力是不及格的。原著故事的主角小王子只作为一些片段出现,这些片段经过讨巧剪辑让预告片有了极大的欺骗性。飞行员和小王子的相遇、狐狸谆谆教诲的哲理这些核心事件被过分删减,套上现实里小女孩上名校的背景,加上生硬的续写,顿失了原著纯粹的气质。编剧急不可耐地想要灌输保持童心的主题,于是把成人世界的一切都放到对立面,用单调的颜色、规则的符号化图形、麻木的语气把大人们描绘得相当扭曲。这样非黑即白的是非观,倒是显得相当童稚。

保持童心不是拒绝长大,成长是什么?成长不是永远活在璀璨星空下,成长是即便我们头顶着雾霾,我们也有理由坚信遥远恒星的存在,因为我们对宇宙定律尚有信心。

添加新评论